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口价 (第1/2页)
周家渡的村民们把赵亮等人围住,好话说尽,非要他也见一见自个儿家的老物件。
一行人被困在中间,饶是黄仲商说破嘴皮子也没用。
“小黄,你自己发达了不能不管乡亲们呐!”
“是啊是啊!我看你家也没啥好东西,既然大老板愿意收你那些破烂货,指不定也愿意收我们的呢?大伙儿说是不是呀!”
“对对对!”
众人兴奋的满面通红,都在幻想自家也能有个价值千万的古董。
其实不用千万,能卖个几百万够了。
附近的村落时不时传出谁谁谁发达了,就周家渡这里冷冷清清。
倒也不是没有公司来过,只是都没瞧中啥好的。
“实在对不住,”黄仲商尴尬的看向赵亮,“要不您等会儿?给他们一个答复,好断了念头也行。”
“这心里没个结果总归空落落的,不如说清楚。”
他想的简单。
无非是村民见到他有钱了,跟着羡慕呗。
可古董这种事,谁说的清楚。
都是命啊!
赵亮无所谓,他今天不忙,于是就由黄仲商带着在村里走了一圈纯当散步。
回到他家小院时,大伙儿用毯子和毛巾裹着各式各样的老物件期待的等着他。
当然,大部分都是假的,现代工艺的仿制品。
但别说,真有一两个是有点年头的。
赵亮黄金瞳一扫,立马看的清清楚楚。
【正在识别当前古董。】
【明朝镂空掐丝珐琅瓷瓶。】
【价值:700万元。】
【宋朝官窑瓷碗一套。】
【价值900万元。】
【宋朝官窑玉编钟。】
【价值:1490万元。】
【明朝莲花池笔洗。】
【价值1100万元。】
零零散散,加起来一共有四件。
虽然都不是太贵重的东西,但也叫得上价。
拿去拍卖会依然能够大赚一笔。
尤其是玉编钟,国内的考古奉为上品的东西,如今有好几个都被收到国家博物馆。
不过那些都是青铜器时期制作的,像是如此完整的玉质编钟赵亮还是头一次见到。
不管是色泽还是润度,都相当好。
唯一的缺陷是下方碎了一小块,肉眼可见的细微裂痕,影响了玉编钟的价值。
还有明代的莲花池笔洗,结构样式和材料都为罕见,可惜上方的一朵莲花瓣裂了一块。
赵亮长长的叹口气。
在龙国悠长的岁月中,能找到这些老古董就很不错了,实在不能要求更多。
至于周家渡的村民,在看到他叹气的时候,心全都沉到了谷底。
他们以为自己没有黄仲商那样的好运气,正准备打道回府,却被赵亮叫住。
思索一番,赵亮直接了当的开口:“您几位的东西我看上了,这样,玉编钟我用三百万收,笔洗一百万。”
“剩下的瓷瓶和瓷碗都八十万吧。”
他给的价格还是很公道的。
放在外头也说的过去。
可是见识过赵亮张嘴千万收黄仲商的物件,这些人心里总归有点不服气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