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> 315、给裴念奴讲故事

315、给裴念奴讲故事

315、给裴念奴讲故事 (第2/2页)

只要高廉顺利被杀掉,士族们大败,士气跌落,新政阻力也会减少……当然,在赵都安看来,这个操作,多少有点刀尖上起舞的意思。
  
  要么让士族们一蹶不振,甘心认命,要么就会激起反心,当然,更大可能性是各种想法都有。
  
  内部再分出不同心思的派别来。
  
  就像据他所知,女帝在新政“开市”这件事上,就故意在吸引一部分士族加入。
  
  用“开市”这块香饽饽,分裂整个士族集团,拉拢一部分,打压一部分……以上种种,都是朝堂上不曾明言,但赵都安凭借经验,从朝廷的举动政令上,品出来的策略。
  
  所以说,贞宝也并不是一味在扫清障碍。
  
  在对付高廉的同时,也悄然向另外一些大族递出了甜枣。
  
  “吃几颗就行了,人老了,吃不了太甜的。”老司监只接过几枚冬枣,幽幽道:
  
  “总之,你且看着吧,接下来几天,南方士族对京城里说得上话的人物的游说,只会多,不会少,今天李党的动作,只是释放讯号,真正的反攻,还没开始呢。”
  
  赵都安大口咀嚼枣子,说道:“反正与我无关。”
  
  这时,监中有使者找过来,老司监起身去处理公务。
  
  只留下赵都安独自在小院中,以枣下酒。
  
  他闭上双眼,舌尖抵住上颚,吐纳气息流转。
  
  虽是坐卧,却进入如佛门罗汉般的打坐冥想状态。
  
  ……
  
  恍惚间,赵都安再次进入《六章经》。
  
  出现在荒郊野外。
  
  抬起头,仍旧是昏暗的天空,周围是稀疏的林木。
  
  他抬头望去,前方依然是那座破败的庙宇。
  
  “……这算不算复活点。”
  
  赵都安吐槽,整理衣冠,欣然第二次朝古庙走去。
  
  裴念奴留下的记载不多,但他还是寻到了一些古籍,确认了卷宗记载的真实性。
  
  同时,在那些古籍的描述中,对这位“第一女术士(古称:方士)”的阅读喜好,掌握的更加详细。
  
  比如说,身为六百年前,纵横江湖一时的巨擘之一,裴念奴不喜情爱话本,认为“情情爱爱小家子气”。
  
  也不喜建功立业,出将入相,打天下的故事,认为“功名利禄过眼云烟,一个字,俗。”
  
  平生最喜听仙鬼玄奇故事,据说源于幼年时期,对成仙的向往。
  
  哪怕自己后来也成为了天下一流高手,仍旧对该类题材热衷一如既往。
  
  “不就是喜欢玄幻仙侠么……”
  
  赵都安嘀咕了一句,人已经走到了破败庙宇台阶下。
  
  深深吸了口气,他屏息凝神,打是打不过的,那成败就在此一举了。
  
  下一刻,赵都安气沉丹田,朗声背诵道:
  
  “一个普通山村小子,偶然进入当地江湖门派,成了一名记名弟子。他以这样身份,如何在门派中立足,如何以平庸的资质进入到修仙者的行列,从而笑傲三界之中?且听《凡人修仙传》第一回。”
  
  “韩立睁大着双眼,直直望着茅草和烂泥糊成的黑屋顶,身上盖着的旧棉被,已呈深黄色,看不出原来的本来面目,还若有若无的散发着淡淡的霉味……”
  
  赵都安大声念诵。
  
  这一刻,他无比庆幸,自己上辈子上班通勤路上,无聊听书的习惯……
  
  背诵的同时,赵都安迈步,缓缓推开了破庙的门。
  
  里面依旧如上次所见一般,荒草萋萋,角落里躺着破烂丹炉,正殿荒废已久。
  
  他眼珠四下乱转,没有找到裴念奴的踪影。
  
  但口中讲故事的动作,却没有半点停顿,得益于昨晚的默诵练习,这时讲出来,虽然不算声情并茂,但胜在流畅自然。
  
  而当他第二次走到庭院中央,果不其然,再次感受到一股强横的威压。
  
  来了!
  
  赵都安心一横,压制气机,不做任何抵抗,更干脆闭上了眼睛,站在原地沉浸在说书中……
  
  而预想中的,被敲开头盖骨的痛楚并未到来。
  
  有戏!
  
  赵都安按耐住欣喜,继续讲述:
  
  “……韩立从未想到,此次出去后钱财的多少对他已失去了意义,他竟然走上了一条与凡人不同的仙业大道,走出了自己的修仙之路。”
  
  沙沙……
  
  冷风拂过破败的古庙。
  
  闭着眼睛背书的赵都安并不知道,就在他面前的正殿屋檐上,一袭大红嫁衣垂着,任凭风吹,毫无所动。
  
  裴念奴手中的金红两色秤杆缓缓垂落,覆在脸上的暗金面甲后的孔洞里,透出古怪的眼神。
  
  渐渐的,曾跻身江湖一流强者的嫁衣女术士缓缓坐在了屋檐上,裙摆下,垂落一双小腿,绣鞋微微摇晃。
  
  暗金面甲后,煞气渐渐舒缓。
  
  “这故事……没听过。”
  
  感谢纸做的猫百币打赏!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