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六章 谣言 (第2/2页)
人如果移居的跨度越大难免会水土不服,生态环境也不一样,因此在汉唐之前,历代王朝的迅速扩张,多数都在维度相差不大的纬线上。
而纵向南北的扩张,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与更强的实力。
因此父皇所言是正确的,打仗不是一个人远行或者远游,这是几万人或是十几万兵马的大事。
李承乾将茶碗放在一旁,道:“父皇,儿臣是想来禀报科举的事。”
“朕都知道了,已有人来禀报过了。”
“嗷……”
李承乾了然点头。
见儿子就要走了,李世民又道:“慢着。”
“父皇可还有事?”
李世民欲言又止,坐在椅子上,扶着太阳穴一脸苦恼地道:“上一次在太液池烤鱼时的酱料是怎么做得?”
李承乾想了片刻回道:“酱油,盐,肉酱,羊汤。”
李世民点着头。
“做起来有些困难,还要现场熬煮,过一天就会坏。”
言罢,李承乾叹息道:“儿臣也还没吃,父皇让人去东宫拿,就在这里用饭吧。”
李世民颔首,向身边两个太监示意,又叮嘱道:“再拿一些蒜。”
像那天一样,让人去太液池抓了一条差不多大小的鱼,鱼是提前杀好的。
等太监将酱料带来了,李承乾将鱼架起来,“父皇,这烤鱼要注意火候,酱料也不能太多,多了就会咸,但要是不撒点椒盐,又显得有些寡淡。”
李世民观察着儿子烤鱼的样子,他的心性成熟了许多,便问道:“进来与房相共事觉得如何?”
“唉……”
听他一声叹息,李世民蹙眉道:“不好?”
李承乾摇头道:“有些事,房相会照顾儿臣,可也不是所有事都会与儿臣说,不仅仅是房相,儿臣或许是太过愚笨了,有时问了房相还不懂,更需要去问问舅舅。”
“又怕两位长辈对儿臣烦了,只能谨小慎微,能学一些是一些,但总是找不到要领,又不善决断。”
李世民诧异道:“房相与朕说你行事有自己的决断,还能分析利弊,中书省内的官吏十之六五,对伱都十分赞誉。”
“那恐怕是房相对儿臣过誉了吧,也可能是在父皇面前,房相不想将儿臣想得太坏。”
李世民看着这个儿子面带笑意。
李承乾蹙眉烤着鱼,也不再说了。
父子之间安静了许多。
太子殿下依旧淡定地烤鱼,时而将鱼翻个面。
一个太监脚步匆匆而来,道:“陛下,皇后来了。”
正是母后带着小兕子一起来了,李承乾这感觉到父皇的目光离开了,整个人也顿时轻松了许多。
李世民抱着小兕子道:“今天你有口福了。”
李承乾道:“父皇,兕子还小,油盐重的烤鱼要少吃。”
李世民溺爱地看着这个小女儿道:“吃点又何妨。”
长孙皇后在一旁坐下,低声道:“陛下,怎么让承乾在此烤鱼?”
看着多半在暗地里较劲的父子俩,长孙皇后叹息一声道:“那也别把衣裳脏了。”
李承乾道:“烤好了,小兕子吃鱼了。”
这孩子一岁出头,闻到香味就会流口水。
太监抬来了一张桌子,别人或许不知,只有太子殿下在的时候,陛下与皇后才允许别人坐在一张桌边用饭。
看儿子分着烤鱼,李世民将小兕子又交给一旁的皇后。
皇后,陛下,太子与小公主,坐在一起吃着,太监宫女纷纷站在一旁候着。
李承乾专心吃着鱼,从父皇与母后的眼神交汇中,也能明白,今天多半是有话要说的。
“承乾。”
见是母后先开口了,李承乾吃着鱼道:“母后请说。”
长孙皇后低声道:“你有多久没和同龄人来往了?”
李承乾不以为意,目光游走在父皇与母后之间,道:“儿臣一直都和弟弟妹妹们住在东宫呀。”
“母后说的不是这个意思,平日里你除了与弟弟妹妹,便是在中书省与满朝文武处理朝政,就没想过出去走走,与三两好友走动。”
“有啊,杜荷!程处默!”
又注意到母后的目光,李承乾有些心虚地咳了咳嗓子道:“今年到现在确实没见过他们。”
母后的目光依旧不打算放过,李承乾干脆道:“也不知道这两个混账小子都在做什么,是不是把孤给忘了!欺人太甚。”
再看母后的目光还在盯着,李承乾扶着额头道;“好吧,母后,其实是儿臣看他们的行为实在是太幼稚了,整天不是投壶为乐,就是骑马打猎,要不就是平康坊,或者是比谁的酒量好?”
“也别说与一些学识渊博之士往来,他们话里话外都是圣人光辉,儿臣无法与他们共同沐浴在圣人光辉下,实在是不想与其争锋,听多了就想骂人,还不如自己练练箭术自在。”
解释再解释,直到实话实说,母后的目光这才离开。
一口气说完,李承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,忽然感觉今天的太阳有些毒辣。
李世民沉声道:“你母后已开始为东宫选人了,你以后也要成婚的,你可知你这个太子在坊间人的议论中是如何的?”
“如何?”李承乾放慢了咀嚼鱼肉的动作问道。
“他们都说东宫太子性情孤僻,不宜接近,为人淡薄自傲,没有好友便是不近人情,不近人情者多半都是刻薄的。”
长孙皇后又道:“母后清楚你是个什么性情的孩子,你照顾弟弟妹妹这么久,从未刻薄,你照顾你皇爷爷也从未淡薄,只是……”
李承乾从一旁宫女的手中夺过一把圆扇,不停给自己扇着风,道:“儿臣知道了,有人传孤的谣言,都是谣言,敢如此议论当朝太子,实在可恶。”
暂更两章,咳得厉害,见谅见谅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