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> 第二百三十九章 继续改革

第二百三十九章 继续改革

第二百三十九章 继续改革 (第1/2页)

当然这后面的事情,只有李皓知道,毕竟申图刚和曾公亮又不是穿越者。
  
  只是两人也知道富弼的骄傲,让他屈居于欧阳修之下,富弼即使就任了,心中也未必服气。
  
  劝欧阳修退位让贤自然是不可能的,可要说让富弼就任枢密使,这后面出了问题算谁的。
  
  所以在面对韩琦的待遇问题时,三人都感觉有些棘手。
  
  不过好在欧阳修也知道事情难办,没打算真的为难李皓他们。
  
  直接说道:“富弼大相公丁忧期满,自然是要回京述职,为国效力的。
  
  当初富弼大相公是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昭文阁大学士的位置上去职丁忧,此次归来本就应官复原职。”
  
  听到这话,李皓还真是惊奇的看向欧阳修,没想到他竟有如此高风亮节。
  
  结果欧阳修又说道:“只是如今朝廷情势变化太快,先帝突遭变故驾崩,并遗诏令我来辅左官家。
  
  先帝如此信重,我又岂能违背,所以此番只能委屈下富弼大相公了。
  
  今日我请你们过来,就是希望你们之中的一人,能替我去趟洛阳,亲自面见富弼大相公,将此事说明。”
  
  果然,李皓就知道自己是想的太多,欧阳修确实没那么傻。
  
  不过这样也好,李皓终究是和欧阳修更熟,有他来主政总比富弼要好。
  
  只是这个滴咕只是停了一会,李皓很快就反应过来,欧阳修这好像还说了句要让人去趟洛阳的。
  
  赶忙说道:“最近三司正在筹备革新税法之事,以应对国库空虚的情况,所以我暂时脱不得身。”
  
  说完之后,便陪着欧阳修一起,静静的看着曾公亮和申图刚,是哪个家伙最后去的洛阳。
  
  其实欧阳修也不想让李皓过去,叫来就是单纯的凑个人数的。
  
  毕竟李皓为官时间太短,在富弼那里估计是没什么面子。
  
  别到时候没把富弼请来,到时可就尴尬了。
  
  只是很显然曾公亮和申图刚也不想去,毕竟这次过去又不是说啥好消息,鬼知道富弼听后会是什么反应。
  
  不过其实在李皓退出之后,最终结局就已经出来了,因为申图刚还得监修永昭陵,不可能离开太长时间。
  
  所以在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,曾公亮很不情愿的接下了这个任务。
  
  这定下人选之后,李皓和申图刚便结伴离开了,把曾公亮留在欧阳修府上,好好的面授机宜。
  
  在路上,申图刚还与李皓闲聊,中间便说起了齐衡的事。
  
  申图刚说道:“听说元若这个工部郎中之职,是李大人向大相公举荐的。”
  
  闻听此言,李皓还以为申图刚是知道了什么,要向自己兴师问罪呢,毕竟六部之中工部是排位最后的。
  
  可这也没办法啊,六部里面有申图刚在,不可能再把他女婿安排进去,这于理不合。
  
  剩下户部、礼部都是虚设的,户部的职权都在三司管辖之中,整个户部只保留了判户部这一个职位,负责接受全国的贡品。
  
  这个职位用来捞油水还行,但估计齐衡是不愿意干的,毕竟齐国公府不差这点银子。
  
  而礼部也是一样,仅设判礼部一人,虽然留下的职权挺大,因为光是主管科举和贡院这一项,就足以让人动容了。
  
  但也正因为此,齐衡根本就抬不上去这个位子,毕竟齐衡才科举完没多久,哪有这个声望和能力呢。
  
  刑部就不用说了,这个专业要求比较高,齐衡又没有在下面历练过,直接让他去断别人的生死,就有点草率。
  
  至于不去兵部,那就是齐国公的锅了,这家伙一心想让齐家脱离武将的身份,所以不想让齐衡在兵部和武将们有过多瓜葛。
  
  这么一算下来,最后只能给安排到工部去了,不过衙门是差了些,但职位是不打折扣的。
  
  而且李皓还给齐衡找了伴,把盛长柏也给调进工部当虞部郎中。
  
  虽然李皓的主要目的是见盛长柏进步的比原剧中慢了不少,所以就有意帮了一把,但这也说明李皓还是很看重工部的。
  
  李皓打算给自己辩解一下,顺便把锅给砸到欧阳修头上去。
  
  可还没等张口,申图刚又接着说道:“此事我与齐家都记下李大人的情分,日后自会报答。”
  
  “这家伙说的是正话还是反话,平宁郡主他们这么容易满足的吗?”李皓心里揣摩着申图刚的意思。
  
  说完话后,申图刚便和李皓告辞,两人便分开而行,李皓也就把申图刚的话忽视掉了。
  
  之后十数天,李皓一直在三司之中忙碌着,当时李皓在欧阳修府上说的可不单纯是借口,而是真的准备对税法进行改革,以增加国库收入。
  
  其实李皓早就有意对税法进行变革,只是以往就任盐铁使时没有职权。
  
  同样也怕为人掣肘,到时被弄得走了形,反倒有害无益。
  
  这次李皓当上了三司使,这权限问题已经不用担心,而且上面又有欧阳修这个顶头上司支持,正好方便大展身手。
  
  李皓重新调取了几年的账簿记录,根据实际情况来看,去年一整年的税赋数量又有新增。
  
  从前年的八千四百六十万两白银,新增到了八千九百七十万两白银,当然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增的盐税收入。
  
  即使如此,也能证明大宋的整体经济是向好的,至少比明朝的穷困好太多了。
  
  只是这其中李皓也发现了一些问题,那就是在税赋当中,农税和商税的占比越发的大。
  
  按照去年的比例来说,以两税为主的农业税2691万两,大概占30%,而商税6279万两,占70%。
  
  可这个比例在庆历年间,还是几近对半分的样子,短短十几年间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。
  
  当然按照正常来说,这个比例越大,其实对于百姓应该是越好的,尤其是对于农民阶层来说,他们的负担就会轻一些。
  
  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,因为这商税的大头来自各种专卖活动,也正是这些商品专卖导致百姓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激增。
  
  仅粮食、布帛、茶叶、食盐这几项,就占了一年商税的60%,所以明面上这些是收的商税,但实际上和农税差别不大,已然是横在普通百姓头上要钱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