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8章 大殿晨辩 (第1/2页)
翌日,徐诚忻在晚晴的一番打理后出门直奔皇宫而去。
现在天下大至稳定,哲宗也不必天天半夜起来准备早朝,一月之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不上朝。倒不是他疏于朝政,因为历来没有天天上朝的先例,除非是形势紧迫、政事烦杂,皇帝也没必要每天上朝。文武百官自然也不必天天起早摸黑这么辛苦,一般的事都有朝规祖制,直接在各自衙门里按律办理就成。
这段日子有两件事一直让哲宗难以定夺,接连几天都上朝召集文武百官一起商议。一件是北方战略布署;别一件就是裁军之事。这两件事相互影响,其实就是一件事,只要解决了北方的威胁,再要裁军众臣们的意见也不会这么大。
哲宗本很支持裁军,但辽人的威胁又一次显现,加上诸臣的夸大劝阻,心中犹豫不定。他数次问章惇是何看法,章惇却尽跟他打太极,态度模棱两可,不知他葫芦里卖得什么药。昨晚他就听闻徐诚忻已返京,自然要听听他的意见。
早晨,一轮红日跳出东方,照着皇宫的高墙危檐,显得气度非凡。午门城楼上的金鼓敲响,大庆门缓缓打开,两班朝臣手捧朝板昂首挺胸、整整齐齐地列队进入大庆殿内。司礼太监吊着嗓子唱道:“圣上驾到!”
众臣行一跪三叩首大礼,山呼万岁。
“众爱卿平身。”
哲宗的语调显得沉稳而又自信,再看他那龙行虎步迈得颇有气势。章惇不觉有些诧异,圣上前几天还郁闷不已,讲话做事稍显浮躁。今天看起来似乎换了个人一样,难道只一晚功夫他就把问题都解决了?想到这儿,章惇不禁转头望向徐诚忻,暗想圣上不会是昨晚就召见过徐诚忻了吧?
徐诚忻见章惇望着自己,一付若有所思的模样,被搞得莫明其妙。暗叫:“老章你干嘛,大庭广众之下对哥眉来眼去,你那有几个意思啊?”
“诸位臣工,前几日兵部又接到杜中师急报,是攻是守须早做定夺,不能再拖了。今天兵部与枢密院的大臣都在,无论如何也要把事情给定了。说说吧。”哲宗一坐上龙椅就开口说道。
他的话刚落下,就有一人跨出班列,高声道:“臣左正言高廷遇有本要奏。”
哲宗微微一皱眉,摆摆手道:“高爱卿的意思朕已经知道啦,就不必再说了。”
高廷遇也不退回,正色道:“启奏陛下,臣知道陛下已经清楚。但如今陛下尚不能决断,臣司左正言之职,忘身直谏乃是臣的份内之事。古人云:文死谏,武死战。纵陛下对臣心生厌恶,臣也当犯颜直述,方不朝廷对微臣的信任(略若干字)......臣以为......故王师当回朝养精蓄锐,再选忠勇能战之士固守北疆。将狼虎之兵挡于荒蛮,无刀兵之灾,对内奖励农桑、休养生息使万民安乐,则天下太平......”
吕商英已经听不下去了,道:“高大人想让我军士兵继续龟缩于城墙之内,让朝廷继续向辽人纳贡,以换得一时安乐吗?”
“何谓纳贡,岁币乃是我朝仁慈,赐予蛮邦以资其贫民,足显我大宋慷慨仁义......”
“行了,”哲宗打断道:“朕想听听其他人的意见。”哲宗已经是烦了,要不是看在他人很正直,而且对治理百姓颇有精见,早就把他给撤了。可见人无完人,高廷遇对外不行,但对内还是很受哲宗器重的。
“章惇,你来说说。”哲宗有些不耐烦了。
章惇正想开口,哲宗又道:“你只需告诉朕是战是和即可。”
章惇微微一怔,听他意思是逼着他表态了。想了想躬身答道:“陛下,臣聆听诸位大臣直言,已颇有心得,大至也有了注意。不过今天还想听听徐诚忻徐大人的意见,徐大人身为枢密院副使,又曾与辽人对阵,他的意见自然非同一般。待听取了他的看法,臣才敢断言,不至误国误民。”
“此话倒也有道理,”哲宗点点头,对徐诚忻说:“徐爱卿,那你就先说说看吧。”
徐诚忻刚才听了半天,大至也看出来了,为这事朝廷诸臣已经争了不短的时间。他自己向来是个强硬派,别说现在已经有了火枪大炮,就算没有他也万万不肯如高廷遇说得那样憋屈,别管打得过打不过,欺侮到头上来了岂肯罢休。
“陛下,微臣听了诸位大臣的议论,倒想起一件家乡的趣事来了。”徐诚忻笑道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